梦想之旅03:赫贾兹铁路麦地那站
本期节目继续讲述赫贾兹铁路的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继续讲述赫贾兹铁路的故事。赫贾兹铁路是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的梦想,也是奥斯曼帝国最后的伟大工程,它不仅是钢轨,也是一个文明通往圣地的生命线,是用铁网编织希望和信仰的理念。
朝圣之旅从伊斯坦布尔的西尔凯奇车站出发,穿过安纳托利亚的怀抱,到达大马士革,再从那里前往圣地;计划以麦加为终点的铁路线,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造成的条件(详见前一章),只能到达麦地那。
在这条长长的线路上,火车鸣笛声和祈祷声交织在一起,车厢里说着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和许多其他语言,每一站都是一个场地,每一站都是一次呼吸。朝圣者不仅来自伊斯坦布尔或安纳托利亚的其他城市,还来自斯科普里、萨拉热窝、巴格达、大马士革和布哈拉,他们手持行囊,口中祈祷,唱着民歌,满怀希望地走在这条路上。土耳其人、阿拉伯人、波斯尼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在各站停留时,都一起祈祷,都朝向同一个朝拜面,都有同一个目的地: 赫贾兹铁路麦地那站。
麦地那站建成于 1908 年,是赫贾兹铁路最宏伟的一站。这座耸立在沙漠中央的优雅的奥斯曼建筑不仅是一座火车站,也是一座宫殿。两层高的主楼以其大拱窗、石雕和几何装饰体现了当时的建筑天才。
车站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外墙的木卡纳装饰。这一塞尔柱和奥斯曼建筑的特色元素即使在沙漠气候中也能保持其优雅。建筑外墙使用的浅色石材可以反射灼热的阳光,使室内保持凉爽。正门上方有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徽章和建造日期的铭文。大门两侧的圆柱是对奥斯曼古典建筑传统的现代诠释。车站建筑屋顶上的圆顶为建筑增添了一种精神氛围,并与圣城的轮廓相协调。
车站候车大厅的设计考虑到了朝圣者的舒适度。高高的天花板、大大的窗户和宽敞的座位区为旅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空间。装饰墙壁的瓷砖板采用了伊兹尼克瓷砖的图案,使奥斯曼帝国的艺术传统在沙漠中得以延续。
大楼东翼的电报局是连接车站与世界的重要通信中心。西翼是行政办公室和员工休息室。两翼都使用了尖拱形窗户,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
站台部分覆盖着宽大的顶篷,由长长的金属杆支撑。顶篷保护乘客免受沙漠烈日和沙尘暴的侵袭。站台地面由特别挑选的耐用石块铺成。这些石块经得起大量客流和恶劣气候条件的考验。
车站的用水需求由一个专门建造的水箱提供。这个蓄水池不仅能满足列车的用水需求,还能用于清洁车站建筑和满足乘客的用水需求。水库的建筑风格与主体建筑相协调,采用了相同的石雕和几何装饰。
车站周围有一个很大的庭院。这个庭院供朝圣者等候和休息。庭院周围种植的树木在沙漠中形成了一片小绿洲。晚上,庭院里的灯笼,照亮了整个庭院,为旅行者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环境。
麦地那车站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它的音响效果。火车的汽笛声与纳巴维清真寺(Masjid al-Nabawi)在祈祷时发出的呼唤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火车站的穹顶候车大厅缓和了这些声音,并将它们传播到内部,营造出一种精神氛围。
麦地那车站经过修复,如今已成为一座博物馆,它依然反映着那个时代的辉煌。而这家博物馆(Hejaz Railway Medina Station) 为游客带来了一次难忘的旅程,从前伊斯兰时期一直延续到今天。该博物馆由阿卜杜勒-马吉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于伊斯兰历 1419 年(公元 1998 年)开放,距离纳巴维清真寺(Masjid al-Nabawi)仅 1,020 米,被视为麦地那的历史旅游景点之一。
博物馆由 19 个展厅组成,详细介绍了先知(PBUH)及其妻子、后裔、穆哈吉仁(Muhajireen)和安萨尔(Ansar)的历史。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统治时期的手稿、古老的伊斯兰碑文和历史文物陈列在七个不同的珍宝室中,带领游客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
赫贾兹铁路线的终点是麦地那穆纳瓦拉,奥斯曼帝国曾在这里服务了近 400 年,这条铁路线证明了奥斯曼帝国即使在其最后时期也能做着远大的梦想。每一条铁轨、每一座车站建筑都具体体现了这个文明对圣地的热爱、尊重和虔诚。